12月2日下午15时45分检验学院教师党支部在腾讯会议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全体党员参加,支部书记左秀凤主持,并邀请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牛槽旺同志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会议内容如下:
首先,统计全体党员观看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栏目播出的专题片《根脉——红旗渠精神》(上、下)情况。然后,党支书记左秀凤带领本支部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把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紧接着,教师党支部全体党员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开展讨论交流,纷纷立足于自己的岗位,从教育教学方面谈及如何开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从工作和生活的具体事情做起,把红旗渠精神转化为责任担当、砥砺奋进的精气神,真抓实干干好教学一线工作,以党建工作引领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会的党员领导干部及支部其他党员发言如下:
党总支书记牛槽旺同志发言:学习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的发言,是激励我们工作,开拓进取的一次精神培养,我们要好好学习、好好领悟,把红旗渠精神贯彻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培养能够吃苦耐劳,与时代同行的新时代大学生。
支部书记左秀凤同志发言:我也参观过红旗渠,敬仰在上世纪60年代能够修筑成如此精确和艰险的红旗渠,实所感动和震撼。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没有盾构机,有的是钢钎和铁锤;没有足够的粮食,挖野菜补充,300多名青年男女拖着浮肿的双腿,克服艰难困苦,将地势险要、石质坚硬的岩壁凿通成关键的青年洞。修建过程中男女、老幼吃散糠、挖野菜,节省粮食供给挖掘一线的青年。共产党员王师存率领率领大家钻井凿洞,白天在井下也是一片漆黑,为了照明,他把自己家仅有的一个照明马灯拿出来,大家看到他如此的无私奉献,也都纷纷把自家的马灯或油灯拿来照明施工。王师存是打洞能手,并且在危险的时候,总是走在最前面,彰显共产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建成红旗渠,引浊漳河水进入林县,结束了十年九旱的困境。红旗渠这项伟大工程苦的是当时,幸福的是后代。克服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员干部弘扬正气、抵御邪气、廉洁从政的精神之魂。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当把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作为自己的立身之魂、成事之基。
红旗渠精神永远鼓舞着我,面对困难不畏惧,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在工作中,我将紧密团结党员和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服务意识,时时处处发扬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主动作为,为学校十四五发展做出贡献。
组织委员杜秀红发言: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国内考察,先是选择前往延安,紧接着专程考察红旗渠,并强调提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我们无论在什么年代都需要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伟大精神!
红旗渠,地处河南安阳林州市,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山西浊漳河)入林的工程。在历时近十年的工程期间,共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被誉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当时乃至目前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红旗渠精神,从中汲取不竭精神动力,激发“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立足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传承红旗渠精神依然有着充足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全部同志都要学在先、干在前,在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为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纪检委员王书伟:1960年,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带领下,他们用铁锤、钢钎、挖锄和簸箕等工具,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历经十年苦战,劈开了太行山,引来了漳河,滋养了林县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动员,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讲好红旗渠故事,弘扬红旗渠精神。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安阳重要讲话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身力量。
青年委员李亚辉同志:通过视频的学习,看到红旗渠是巍巍太行山中的一条游龙。大自然造就的天堑,却被一群意志坚定的人所征服,这群无所畏惧的林县人民,创造了人定胜天的奇迹。
通过视频看到没有现代化的机械,靠党员群众;没有稳妥的后勤保障,靠干部群众支持。一斧一凿,烙刻着党员群众的自力更生,顽强拼搏。“不要讲客观,不要讲条件”,是辉煌成就的动力。党员干部真正发挥先锋带头作用,与群众同吃同住,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自力更生,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给予我们为当代人的精神财富。我们应继续继承红旗渠的精神,跟着走,将其转化为自身日常奋斗的动力,我们将其精神运用在日常工作中,推动我学院的建设,为我们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石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结束后,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阳考察,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他的首次国内考察。在这次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高扬精神之旗,强调要“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指出这两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红旗渠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精神在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要继续学习和发扬的。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体现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
临检教研室张慧同志:10月2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考察。习书记考察时指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尽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要继续弘扬、传承红旗渠精神,不怕苦、不怕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2019年12月以来三年的疫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返校上课,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使用各个教学平台,上传丰富的课程资源,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党员王东同志发言:现在红旗渠用水的意义不大,重要的是红旗渠精神。联系高校,我们要让红旗渠这种精神在校园内发扬、传承,传递到学生中,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用到实际学习中,如专升本,向党组织靠拢,把红旗渠精神固化成学习成长的实际行动中。
党员王雪银同志发言:二十大召开、红旗渠工程都震撼着我的心。面对工作和面对红旗渠是类似的,工作中,我们要带入自己的思想,课上课下传递红旗渠精神,育才育人。
党员刘肖同志发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
党员李振江同志发言:林县多山,水贵如油。红旗渠修建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用10年把漳河水通到村里,人民称之为幸福渠。在那样的艰苦条件下解决吃水问题是当时的一大精神财富。当前,我们要凝聚人心,继续秉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向前看,干出成绩。
党员行书丽同志发言:通过看纪录片、看图片、学习习总书记在林州市考察时的讲话,我深刻的认识到红旗渠精神。当前,我们要踏实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红旗渠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中。在实验课中,分小组进行,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把团结协作能力带到工作中。我们培养学生要有时代使命感、责任感,学习努力,精神向上。
党员蒋君同志发言: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完成红旗渠这项伟大人造工程,在当前我们更应该干好工作。临近期末,学生网课学习出现了浮躁,我们当老师的要想尽办法激发学生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为了自己更好的成长,把精神运用到学习中,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线上课堂要克服困难,多思考,想办法提高教学质量。
党员孙园园同志发言:我是80后,虽然不能真正感触到建造红旗渠当时的物质匮乏和艰难困苦,但通过在线学习视频、观看图片能够想象到当时的艰难场景。红旗渠精神就是教育我们如何克服困难。听说当时修建红旗渠的费用85%来自人民自发捐献,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不畏艰辛,自我坚定。我们要把这些精神传递给学生,激励他们奋发有为。
还有其他党员也陆续积极发言。
这次的党员组织民主生活会是一次深刻学习、联系工作实际的会议。支部全体党员深刻领会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全面推进全省高校党建工作强基引领“三级联创”活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活动,为我校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双高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图:杜秀红 文:左秀凤)